top of page

「與高添強聊香港歷史」

高添強,香港歷史及歷史照片研究者,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,曾任皇家亞洲學會(香港分會)幹事。出版著作包括: 《九巴同行八十年(1933-2013)》《香港走過的道路》《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--九龍城》《香港日佔時期》《香港今昔》及《街角.人情——香港砵甸乍街以西》等。

寫下這個題目是為了給自己一點底氣,因為不瞭解的東西往往不易聊,特別聊的對像是一位專研香港歷史多年的研究者,但又不只是為減少自己多聽少言的尷尬,因為歷史不單單是聽故事。

 

當然,首先得有人願意講有人願意

 

高添強說人們過往對香港本地歷史的不太重視。一些上世紀50年代初版的香港歷史的資料仍然沿用至今,那些在1949前來香港的歷史專家不太關注香港歷史,之前去香港歷史檔案處時,他很少能碰到對香港歷史有興趣的專家或學者。早些時候,他還發現對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,人們往往不能完全認識的到,就如向外國人介紹“太平清照”“7月14盂蘭節”代表著什麼都會顯得很不容易。目前,人們對於香港習俗的知識的瞭解程度已比三十年前好許多了。

 

 高添強說做歷史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喜歡。從話題上來講他的興趣很廣泛,像軍事遺址、尖沙嘴村、客家人與本地人、圍村單姓多姓等話題他都會關注。他中意於從城市發展的角度去看所有東西,而香港的歷史很多卻是從殖民者、西方人的角度去寫的,90年代的《A history of Hong Kong》,仍然是以西人角度來看香港;後來也有了中文版的歷史書籍,但由於一手資料缺乏,有些中文版對人們正確瞭解香港歷史的危害更大;這些年,內地學者也越來越多關注香港歷史,但多是從內地眼光,比較重視鬥爭。香港人的概念和香港人的本土意識的形成有一個歷史過程,高添強說香港人身份概念的誕生中國幾場運動之後,他們覺得自己不會再回去,同時一些政治運動也改變了他們的立場。從60年代開始香港的本體出生人口漸漸開始超出移民人口, 67年的暴動,70年代傳媒的影響,並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,各個領域有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,例如商界就有了許多土生土長的人,因此,香港的本土性也越來越被大家認同。

 

談到歷史遺跡保護時,高添強覺得,文物保育在香港受關注較遲,20年前的保護環境差得多,以往旅遊局並不太關注這方面內容,對軍事歷史遺跡保護力度很少。天星碼頭事件可以算是文物保育進程中的一個分水嶺。由於不能正確認識香港歷史,歷史文物的保育中常會會有一些誤區,例如建築特色可以是評審的標準之一,但卻不可以是全部。一些軍事建築如炮臺等,不會太美觀,但其所承載的歷史意義,卻使得它們值得保留下來;又如何東花園的保育失敗讓他感到可惜,他覺得何東花園是英國歧視華人歷史的一個符號,他介紹說在殖民地時代初期,英國人不許山頂區建中式樓宇,亦限制華人在山頂區居住,何東是首位獲港英政府准許在山頂區居住的非歐籍人士。同時,歷史文物的保育也不能只集中在集體回憶,很多年代更久遠的建築物,或許與我們現時的生活沒有很直接的連系,卻不代表它們沒有保育的價值。他提倡在考慮保育時,應從更宏觀的角度出發,對香港史的認識要有更廣的視野。香港的歷史遺跡有著某種普世價值,可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,它們反映了近代列強的侵略,英國、法國、俄羅斯、日本等都能在這裡找到影子,炮臺就是是列強瓜分的證據

 

 最後,高添強談到了大學的責任,談到了施學者的責任。人們對歷史的不重視,歷史教育也沒有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。在歷史研究方面,目前政府還是認識不足,承擔不夠。他說如果找檔案館博物館的照片,出版時用一張的花費就要1000港幣。因此他自己拍了很多照片,許多其他研究者有需要時也都會選擇聯繫他。他覺得這方面的出版政策應該有所調整才更有利於歷史學者的研究。還有很多歷史講座只給車馬費,香港電臺也不給錢。他認為只有當智慧財產權得到尊重,歷史研究者能夠獲得一個合理的報酬,才能讓他們自由自主地來進行歷史研究,讓更多的人更瞭解香港。

bottom of page